蒙古包審美特性與蒙古族生活息息相關
點擊:0 發表時間:2018-09-12
蒙古包這種民間形態的居住文化方式,是由不同年代、不同出身背景的眾多的普通牧人完成的。這些不是建筑家、藝術家的普通人在自身生活需要的驅使下逐漸地積累經驗,約定俗成地將蒙古包的建造規范成的一些既符合實用要求,又具審美特色的要素,蒙古包可以說是一種大眾智慧的結晶。

蒙古包是結合蒙古族自己的風俗習慣制作而成的,與草原游牧環境十分和諧。蒙古包是蒙古人的家園,蒙古族文化的許多生長點是從蒙古包開始的,因為許多活動都要在蒙古包內外進行。
蒙古民族有自己的一套生活習俗和審美標準,如在體育運動,那達慕大會和祭敖包的集體活動中,這些審美習俗都能表現出來。舉行那大慕大會,進行傳統的摔跤、射箭、賽馬等好漢三項競賽。
在比賽中,人們都希望自己的摔跤手取勝,事先婦女們都為自己的摔跤手制作美觀大方、色彩鮮明的繡花厚坎肩和套褲等摔膠服,摔跤手們穿上賦有裝飾特色的摔跤服顯得更加威武雄壯,這些漂亮的摔跤服都是在蒙古包內由婦女們縫制而成的。

每逢草原上盛大的節日,婦女們身上穿的節日盛裝,也是在蒙古包內完成的,這樣她們才能穿上漂亮的衣服參加那達慕大會。人們也喜歡在婚嫁喜事等節日的愉樂活動中穿上一套美觀漂亮的衣服,這些服裝的制作和刺繡富有強烈的裝飾性。
因此,在研究蒙古包的審美特性時,需要時刻注意的問題就是,蒙古包所表現出來的視覺審美現象,并不是哪個藝術家為了形式需求而進行的創作,而是蒙古族人民在生活實用性的基礎上常年進行的一項集體創作,而且這個創作活動到現在還沒有結束。
上一篇:蒙古族對色彩的偏好及運用
下一篇:餐飲蒙古包在農家樂活動中的顯著特點